禅堂即时别录
观心与参禅一:身语意三谁为根本?
2018年10月5日 金堂古寺禅七录音
身语意三、谁为根本?
总的说来,因为造作所有的善恶之业,绝对离不开身、语、意这三者,所以一切修行的型态,也都不出身之修持、语之修持、意之修行此三门的方式:身的修持如礼拜、绕行,或者以身的种种苦行净化杀生、偷盗、邪淫的罪业;语的修持如念诵、唱颂等等,或者以语的修持净化妄语、恶语、绮语、挑拨离间等诸罪业。
而意,也就是心,身和语固然重要,然而唯有心,既是一切贪嗔痴慢疑的源头,也是一切信心、出离心、清净心、菩提心的出生处!
观察身语的一切活动,观察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等五根如奴如仆,统统都离不开心的役使。没有心的驱使、指使,身和语的一切行为寸步难行,也毫无展开的可能性!
心为君王,身语为臣为民。由心的驱使,造作十善业而生人天善道;由心的主使,造作十恶业而堕三恶趣。
然而愚钝的人,仍然难以明白心为君王、未能亲见心为君王的道理,所以他们的修持,总是长期停留在(身语的)枝末上斤斤计较,颠颠倒倒而抓不到根本。
比如:有人口中喃喃念诵佛号,心中却盘算着自己和他人的利益与得失。一位老一辈的上师仁波切曾经说到:一些藏民们,口中念诵着六字大明,但是他们的心里头,其实在想着明天我应该宰杀哪一头牦牛来庆祝节日!
很多人身语造作善业,如身做礼拜,口中持诵佛号真言,心里头却妄想纷飞。又有很多人,他们累积百万、千万身语“功德”方面的修持,但是他们,从来都不考虑心的本质如何?从来都不曾观察、质疑心的本性怎样?!
1997年8月间的某天,我偎依在嘎绒寺胜利光殿(莲师殿)的喜绕俄热仁波切身旁,一些藏人拿着各种各样的念珠、金刚结等物品,恭请仁波切加持,仁波切也都一一加持后还给他们。见此情景,我也把自己的凤眼菩提念珠奉上,请求仁波切吹口气做加持。
然而仁波切盯着我好一会,之后“生气地”给我当头一棒:“你这个号称参禅、修大圆满的人,怎么还跟他们一样愚痴?不守护在自己的心性上,妄想着向外面讨加持,有意思吗?!”
可见,心若不能清净,身语即使造作善业也不得清净!心若不能解脱,那么身和语累积的所有依然为轮回的因素!然而心若清净的话,那么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自然随之清净;心若解脱自在的话,六根门头的任何显现也障碍不了、束缚不了自由自在的心。心真是身和语的命根啊!命根一断,好比树根被断,其余枝叶哪有不随着根断而枯死的道理?
所以由心上做功夫,是根本的修持之道也!
《四十二章经》云:「辞亲出家,识心达本,解无为法,名为沙门。」
《大乘心地观经》中说:「汝等凡夫,不观自心,是故漂流生死海中。 」又说:「能观心者,究竟解脱,不能观者,永处缠缚。」
《涅槃经》说:「能观心性,名为上定。」
《般舟三昧经》:「诸佛从心得解脱。」
《大日经》:「云何菩提?谓如实知自心。」又云:「秘密主,自心寻求菩提及一切智……秘密主,若族姓男、族姓女,欲识知菩提,当如是识知自心。」
《净名经》云:「诸佛解脱,当于众生心行中求。」
《达摩破相论》云:「唯观心一法,总摄诸法,最为省要。」
又说:
「心者万法之根本,一切诸法唯心所生;若能了心,则万法俱备。犹如大树,所有枝条及诸花果,皆悉依根。栽树者,存根而始生子;伐树者,去根而必死。若了心修道,则少力而易成;不了心而修,费功而无益。故知一切善恶皆由自心。心外别求,终无是处……」
《六祖坛经》般若品:「各自观心,自见本性。」
“老和尚”我当年刚出家时,起初在鼓山佛学班十个月,就是因为读到以上经文,下手方法,就是按照观心法门的要求,随时随地,只是细细观看自己当下心行中的念头,才有念起,我便觉之照之,然而对于念头本身的是与非、善和恶,我则一概都不思量、都不判断。
由于平时心驰外境的习气太熟溜了,现在要做返观内照的功夫,起先实在难以捉摸,时常遇到不知当从何处发力,以及力量出来应当着在什么地方的困扰。这时没有其他办法,只能反复研读经论中关于观心方面的介绍,再配合实际用功,这样不分行住坐卧、白天黑夜,努力随时提起念念分明的返观内照之功夫。
做功夫时,要警觉自己会经常忘失观照的正知正念,往往在念头流浪好久后,才发觉自己刚才又掉到散乱、昏沉、无记的状态中而无明觉了。所以初学者,“不怕念起,就怕觉迟!”你每天需要数十、上百回地,反复把觉知返照的心行功夫努力提起来。
那时,我经常把自己假设为一位坐在大街上,静观人来车往的婴儿,人来车往好比自己的念头来去,尽管眼前人车川流不息,然而婴儿之心,对于一切所见所闻,尽管目前分明,但是了了中并无分别、并无判断的妄想。如此念起随他起,绝无迎他之心;念到随他到,我唯当下照了,而绝无分别判断;念去随他去,更无送他之心……
(录音整理文字:事业海)
原载古月禅堂金堂古寺 转载请注明出处
| 请问师父,要输入密码才能查看全文,请问怎么阅读全文呢?发布于2019-11-18 00:38:08| 回复 |
| |
| 由于平时心驰外境的习气太熟溜了,现在要做返观内照的功夫,起先实在难以捉摸,时常遇到不知当从何处发力,以及力量出来应当着在什么地方的困扰。这时没有其他办法,只能反复研读经论中关于观心方面的介绍,再配合实际用功,这样不分行住坐卧、白天黑夜,努力随时提起念念分明的返观内照之功夫。
真是的经历过程!
师父大人的开示都是这样从自己的真实经历中来的,所以是真正的实修引导
感恩师父发布于2019-08-23 06:56:45| 回复 |
| |
| 按照观心法门的要求,随时随地,只是细细观看自己当下心行中的念头,才有念起,便觉之照之,然而对于念头本身的是与非、善和恶,则一概都不思量、不判断。 努力随时提起念念分明的反观内照之功夫。 顶礼师父? 发布于2019-08-22 17:13:06| 回复 |
| |
| 根本修持之道🙏🙏🙏 签名:什么鬼东西也没有发布于2019-08-22 16:12:17| 回复 |
| |
| 禅堂中常闻师云:少信根人,终无了日! 发布于2019-08-22 14:06:54| 回复 |
| |
| 无上妙法,感恩师父发布于2019-08-21 12:40:12| 回复 |
| |
| 顶礼师父。无上妙法啊!🌹 🌹 🌹 签名:觉空声空本然空发布于2019-08-21 12:03:45| 回复 |
| |
| 各自观心,自见本性。 签名:一 池 疏 影 落 寒 花……发布于2019-08-21 11:52:55| 回复 |
| |
| 顶礼师父,感恩师父 发布于2019-08-21 11:43:56| 回复 |
| |
| 感恩师父!顶礼师父!真是直指啊! 签名:今海发布于2019-08-21 11:33:11| 回复 |
| |
| 敬礼师父,受教。 发布于2019-08-21 11:28:00| 回复 |
| |